郭东胜(左)看望关头村村民。
连日来,在古交市岔口乡关头村1万多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广场上,彩旗招展,鼓点激越,人声鼎沸,村民们用赶大集、唱大戏的方式迎接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到来。
“今年村里喜事连连,红色基地综合楼投入使用,40个蔬菜大棚收成喜人,家家户户实现了自来水冲厕,不久前关头村又获评‘山西美丽休闲乡村’,预计到年底,村民人均收入至少在元以上。”见到记者,市民*局派驻关头村的第一书记郭东胜如数家珍般道出了村里的好收成。虽然没有提到自己一个字,但围拢上来的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却说出了这一桩桩收成背后凝聚着驻村帮扶干部默默付出的事实。
千万元帮扶资金“输血”关头村
关头村位于古交市风景秀丽的二龙山脚下,是抗战时期晋绥八分区革命旧址所在地,拥有着得天独厚的“绿色”和“红色”资源。过去5年来,省、市民*部门帮扶关头村的资金共计余万元,用于完善关头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巩固夯实发展基础,让关头村以“红”带“绿”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红色基地综合楼便是帮扶资金重点投入的项目。郭东胜告诉记者,民*部门先后投入数百万元用于综合楼建设、装修以及配套用品的购置,使其初步具备了接待能力。
同时,帮扶资金还用于修缮八分区纪念馆、修复全村的上下水、打造红色文化一条街概念性“钢铁走廊”,并完成了石板路铺设、柏油硬化,一路一街立面整治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出一个红色旅游基地。
走入关头村,外墙粉刷一新,房屋瓦舍齐整,道路笔直畅通,公用设施标识一应俱全,村容村貌整洁靓丽,“山西美丽休闲乡村”的荣誉可谓实至名归。“从今年5月起至今,基地综合楼已接待游客余人次,为村里创收20余万元。现在村里正帮助村民围绕综合楼周边布置摊位,售卖自家产的豆子、土鸡蛋等特产,又能增加一笔收入。”郭东胜介绍说。
壮大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自年6月担任关头村第一书记以来,郭东胜在驻村帮扶中始终以发展壮大当地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难题,赢得了关头村村民的信任。
“郭书记,没有你,俺这大棚也种不成。”年,市民*局筹备专项资金20万元,资助村里盖建大棚40个。由于钢材价格猛涨,在原定工程队核算没有利润不能施工的情况下,村里组织村民自己干,每户出一个免费劳动力,完工验收后,争取到农业部门大棚补助款20万元,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种植大棚的热情。“通过两年来的持续投入、专家指导、技术培训,现在这40个大棚已经成了村民眼中增收的香饽饽,一个大棚年收入5万元不成问题。”郭东胜告诉记者。
助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才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郭东胜支持关头村关民机械合作社利用现有先进的榨油设备,注册品牌,打造出革命老区醇正的胡麻油等食用油产品。他帮助村民签订油料作物收购协议,把坡地、樑地等一些低产能土地利用起来,大面积种植胡麻等油料作物,每亩产量公斤到公斤,每亩增收元。
为满足村民的基本需求,村里投入万元帮扶资金建成了平方米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其中配套建成了全岔口乡第一个公共澡堂。市民*局为村里购置了磨面机、碾米机、粉碎机和豆腐加工机,16台机械全部装备并投入使用,老百姓在自己家门口就能磨米磨面吃上新鲜豆腐……
红色旅游基地的打造,特色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让关头村村民的精气神越来越足,大家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预计今年10月底,投资4亿元的古交至岔口的旅游公路将实现全程通车,关头村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时期。我愿意将驻村帮扶进行到底,与村民一道唱响乡村振兴的大戏,助力关头村村民实现收入翻番,安居乐业!”郭东胜的话语铿锵有力。记者周皓文/摄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