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市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村支书带村民打造新版红旗渠谦称没法跟李文祥比
TUhjnbcbe - 2020/6/21 12:51:00

村支书带村民打造新版红旗渠 谦称没法跟李文祥比_河南


河南商报刘瑶/文田仲煜/图


难以承受缺水而致的贫穷,他的亲叔叔被逃荒的爷爷撇在异乡,使亲人饱尝分离之痛。


踏上越南战场的第一天,他目睹排长牺牲,明白活下来就要改变现状。六年支书路,他带领全村凿穿大山,引来生命之泉。终于吃上了水,他又把目光投向北庄村的未来:发展林果业、旅游业,利用风能发电……


成长之痛


北庄村是个生起养不起的村庄


1958年出生在巩义市涉村镇北庄村,缺水给杨小周留下了痛苦的记忆。


父亲6岁那年,全村人都逃荒去了。逃到陕西时,父亲因贫不得不把4岁的叔叔托给别人抚养。一家人就这样分离半个多世纪。


“北庄村是个生起养不起的村庄。”这是杨小周对年少时的家乡的印象。


1976年,他报名参了军。


1979年母亲去世,身在湖北的杨小周没能见上她最后一面。同年,杨小周上了越南战场。


到越南的第一天,他就遇上了一场战役。


“我们排长,早上还在猫耳洞里给我们念他媳妇写的信。”杨小周说,排长正念着,外面的冲锋号吹响了。


“两个小时以后,是我把他抬回来的。”杨小周说,他第一次感觉到生命的脆弱,“人就是这么简单,说没就没了。”


从越南回国后,杨小周退伍回了家乡。


回乡找水


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就要努力改变现状


看到参军走时修建的水渠,因为水线太长、旱期无法保证用水而荒废了,杨小周心里坚定了一个信念:“能活着回到家乡,就要努力改变现状。”


回到家乡,杨小周先后干过镇卫生院炊事员、采矿装卸工。从2005年起,杨小周担任北庄村村支书,帮全村人找水,成了他的头等大事。


上任之初,他就带领村民和技术人员19次登上海拔千米的黄家山麓寻找水源,2006年终于在村后的山里发现了水质好、流量大的滴水沟。


2007年,攥着水利部门为“屋顶引水”拨付的20万元资金,杨小周带着村民开挖隧道,穿山引水。


为筹资,杨小周前后3次总共卖了自己的3000多斤粮食,把卖的2000多元钱全部捐给了村里。后来,他又找了两个公立教师作担保,以个人名义在农行贷款2万元,支援水利工程。


2009年,历时一年半,杨小周和村民们终于打通了一条916米长的隧道,实现北庄村祖祖辈辈的吃水梦想。


筹划未来


不光要让村子有水,还要致富


要吃上水,更要发展。


杨小周站在为运送开凿隧道的石料所修建的路上说,这条路直通慈云寺,可与松阴风景区、嵩山少林旅游景区相连,以后准备利用好地理位置的优势,靠旅游业带动北庄村的经济发展。


同时,杨小周还计划利用引来的泉水发展林果业、种植业、养殖业,“有了水,除了自己吃,还得能挣钱。”


谈李文祥


我跟老英雄没法比


杨小周觉得,曾经痛苦的亲人分离,战场的腥风血雨,都是他带领村民排除万难穿山引水的动力。谈起李文祥,他说——


“他是大英雄,我跟他没法比。”


“我很理解李文祥老人,上过战场的人才更懂得珍惜生命,才会想趁活着积极去改变现状。”


“战争年代,可以拿命去保卫国家。在和平年代,就要坚定信念,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出力,好好建设家乡。”


“现在吃上了水,我要让出去(打工)的孩子都回来,让他们有信心住在的家里。”

1
查看完整版本: 村支书带村民打造新版红旗渠谦称没法跟李文祥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