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太原广播电视台
谁来发展?
我们的办法是:书记牵头、支部主导,党员群众齐上阵。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关键在党,主力是人。我们坚持党建引领,重点发挥好三支骨干力量作用。
第一支是村“两委”干部特别是党支部书记,通过推行“一肩三挑”,加强党支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领导。村里的书记、主任、年两次换届都由一人兼任,在此基础上,年换届的时候,我们推动实现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一肩三挑”,村党支部书记集权责于一身,做到了“令出一门”,集中力量办大事。
第二支是党员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一肩三挑”,村党支部“说话有人听”,书记把党员干部、种植大户等召集起来,组建了“发展先锋队”,集体碰头商议,为村里发展出谋划策。
第三支是广大村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有了党支部“背书”,广大村民纷纷参与进来,现在有户村民带资入股,参股率达到了97.7%。
怎么破局?
我们的办法是:靠山吃山、造地生财,做好矸石大文章。
村民一致认为,发展集体经济不能异想天开,要脚踏实地、因地制宜,村内最大困难和最大资源都是村里的矸石山,围绕这个做文章,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一举多得。经过讨论,村子定下了“治理为先、生态为本、造地为要、生财有道”的思路,具体的规划是“以1带2”。
“1”是将矸石山改造成生态园。白草塔的矸石主要是来自屯兰煤矿排放。村里与屯兰矿采取由内向外、由下至上、分层碾压、黄土覆盖的方式对矸石山进行了生态治理恢复,建成了表面平整、能够复垦、具备生态恢复功能的矸石山生态园,面积.1亩。
“2”是在生态园开展两项生产活动。一是种植作物,与山西农业大学生态环境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院校联建,建设了矿区复垦示范基地,投资5万元铺设了米的灌溉管道,主要种植豆类、玉米等作物。二是养殖牲畜,村集体养殖牛80头、羊90只、猪头,饲料来源就是生态园种植的作物,形成了“以养补种、以种补养”的种养融合模式。
如何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办法是:市场模式、企业运营,遵循规律谋发展。
村集体有了稳定经济收入和产业支撑,但是在管理、运营等方面还不够规范,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不强。鉴于此,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成立了“一社一企”,适应市场经济,市场化运作、规模化发展。
“一社”是南梁村裕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将种植和养殖产业纳入进来,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加工、统一销售;
“一企”是古交市博旭园林绿化公司,抢抓全省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专项行动和古交市开展的“百企帮百村”行动的有利契机,在古交市委、马兰镇党委以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该公司与西山煤电集团屯兰矿签订村企合作协议,通过承揽矸石山生态治理具体施工任务,年均可为村集体增收60余万元。该公司还制定了发展规划,积极承接各级各类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如何分配收益?
我们的办法是:村民分红、奖励干部,留足再生产资金。
省市专项行动动员部署后,村干部通过学习,认识到传统的“挣多少分多少”分红模式已经不符合发展要求。村里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按照“留一点、发一点、奖一点”的思路,建立起村集体经济收入与村干部、农户紧密联系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3种分配方式。
第一种,每年按照20%的比例,留足企业日常运营、扩大再生产、村里开展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经费,保证村集体有余钱、企业有活钱;
第二种,每年拿出70%的收益给股民、村民分红,年村集体通过往年结余加新增收益共分红金额达万元,人均拿到手余元;
第三种,今年村里还将设立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在保障前两种分配资金的情况下,拿出当年度集体经济生产经营类收益不超过10%的部分,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村干部和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员,激励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发展集体经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