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他山之石,炼我课改之玉
——古交市“学导练”课改在稳步前行
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合拍着课改的节奏,我们古交市教研科研中心在教科局的领导下引领全市中小学开启了彰显“以学为主,以学定导、导练结合”的前瞻性课改实验——“学导练”课堂模式的建构。
课改实验启动一个月以来。大家都应该能感受到不只是师生课堂中建构“学导练模式”。我们中心也在紧紧依据建构“学导练”模式的理念开展课题实验。
一、深入课堂观课议课,充分诊断改情。
阎国强副局长亲自带队,南红树主任身先士卒,我们学科教研员根据实验校区的需求,走进课堂,观课议课,充分了解并诊断学导练课改实施情况,就如同老师课前诊断学情一样,根据导学案预定的目标充分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已知能知、不懂不会和应知应会进行必要的指点引领。
二、理论结合实践,灵活调节课改预案。
我中心课改指导团队群策群力,针对教师课改中存在的种种困惑与问题,结合支撑课改实验的理论适当调节课改预定目标,灵活加减环节。
“学导练”预案中制定的课堂四大环节(出示目标,自主学习;任务驱动,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拨精讲和课堂检测、拓展应用四大环节。)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适当调整,即不一定每节课每个环节缺一不可,用闫局长的话说可以适当做“加减法”,加一加,减一减,怎么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果就怎么操作。
举例说明:
合作探究环节
有的课时,诸如一些归类复习课,语文第一课时的熟读;口语交际课的交流等等这些课中,如果没有比较深刻的,难的话题不一定非得有合作探究这个环节,也许只有交流展示。
当堂检测环节
语文课程不同于其它学科,并不是什么问题都可以在最后来个达标检测能对整节课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学习一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内容较多,基本包括:辨别识记生字新词;各种朗读训练;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划分文章的层次脉络;找出关键字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其表达效果;理解、积累并运用各类语言,体会文字传达的情感;揣摩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编者、作者的意图;仿说仿写、发表感言练笔或者延伸拓展同步阅读等等。如果把这些内容都放到课堂最后进行一次达标检测,可以说等于又上了一回课文,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当堂达标的内容应该随机进行检测。不一定全放到最后检测环节进行。最后检测时可以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