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古交这个村,牛20年走出近百名大学生
TUhjnbcbe - 2021/8/28 21:16:00
白驳风那里治得最好 http://m.39.net/news/a_5721214.html
古交金牛城

古交人古交事

发布正能量信息

推荐阅读:

我们都是追梦人?欢迎您加入古交一中

都说高考是人生第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整个6月,连空气里都弥漫着考试的味道:为梦想一搏的考生,望子成才的家长,甚至全社会都在为莘莘学子让路护航,可见这场大考在民众心中的分量之重。

在古交河口镇,有这样一个村子:进入本世纪以来,全村考入全日制二本以上高校的学生90多人,其中包括硕士生20人、博士生8人。这样的成绩,在教育资源尚不均衡的农村中显得尤为亮眼。

近日,带着好奇和疑问,记者走进了这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庄……

人才辈出的小山村

大坡村是名副其实的山里人家,开车进村,要在盘山路上蜿蜒爬升半个多小时。村民房屋依坡而建,仅隔一道坡的人家,高度相差可达几十米。目前,全村在册人口仅有人,从年开始,随着撤乡并镇和学校布局的调整,村里不再开设小学,所有的孩子都要到外面读书。
  当被问起村里大学生的数字,一同走在村间小路上的村委会主任张建平,被阳光晒得黝黑的脸上挂满憨厚笑容:“这些年,陆续有多个山里娃通过读书走出大山,成家立业。他们的户口虽然迁走了,但他们的根永远在大坡村。算上他们的后代,我们村现在有人。”这么多人,其中就有近人受过高等教育。
  话题打开,细聊之下发现,同行的几个村民都称得上是“学霸”的家长: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而从大坡村走出去的8位博士,照片和简历就展示在村广场的光荣榜上。

力争上游的大坡人

村口不到平方米的小广场是村里少有的开阔处,除了广场周边记载着村子荣耀历史的宣传栏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矗立在广场中央一块形似元宝的大石头了。
  “这是我们村的‘状元石’,村里人有个不成文的传统,孩子高考前,都要回村转一转,看看光荣榜,摸摸‘状元石’,激励孩子们:大坡村人天生一个厚脖颈,干什么事儿都得勤奋踏实,力争上游!”
  大坡村缺水,以前吃水要到5里外的地方一担担挑回来。艰苦的生存条件为村里人练就了一副宽厚的肩膀,也铸就了村里人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性格。“村里人节俭惯了,但在读书这件事上从不含糊。”今年76岁的张反荣老人,凭着自己农闲时节养鸡鸭卖农副产品,先后供5个儿女上学读书。如今5个儿女都成了行业栋梁,孙辈们也陆续以优异成绩迈入大学校门,其中张宏昌、张宏达兄弟两博士,更是成为全村人的骄傲。
  村里老人聚在一起“晒”儿孙,不比房子不比车,比的是谁家孩子学习好;发布高考光荣榜、举办大学生摄影节、每年正月让回来过节的大学生演讲……全村人都把读书当作最重要的事。

树人就是最大实事

重视读书,是大坡村几任村干部一直以来的共识。张同喜老人回忆,当年,村里最好的房子是学校的;村里果子熟了,最好的一份是老师的;直到年村小学撤销之前,村里学生只掏书费,学杂费由村集体负担。
  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给当年的大坡村留住了一批优秀的乡村小学教师,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坡村就已实现小学普及率%,初中普及率80%,高中普及率70%;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位成绩优异的大坡村学生师范毕业后回到农村任教,为大坡村下一代的教育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到本世纪初,随着撤乡并镇和学校布局的调整,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教育新*不断推出,给想读书的山里娃们带来了更好的教育资源。一个孩子学习用功,带动几个小伙伴比学赶超;一批读书人考上大学,激励更多山里娃用读书来改变命运;一代山里娃走出大山,给农村的振兴和未来创造更多可能。“大坡村孩子会读书、爱读书”渐渐成了村里的金字招牌,多年来的努力渐渐结出硕果。如今,很多学子已在全国各地多个行业扎根,有所建树。“*让干部给群众办实事,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读书成才,就是最大的实事儿。”村*支部书记陈俊明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何为乡愁?那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永远惦念的东西。大坡村的乡亲们都相信,这些走出去的学子,无论飞得再高、走得再远,他的根永远会留在大坡村,他们的心,也永远会向着这片黄土地。来源:太原晚报

推荐阅读:

我们都是追梦人?欢迎您加入古交一中

投稿

商务合作

红娘征婚

请联系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交这个村,牛20年走出近百名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