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ldquo种植业史上的一场革命r
TUhjnbcbe - 2021/12/20 21:47:00
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nb.ifeng.com/a/20190611/7453135_0.shtml

“种植业史上的一场革命!”

——“藏粮于技”的朔城实践

(记者王而平申红涛)

改变靠天吃饭,关键在于藏粮于技。火红七月,雁门关外。朔城区内,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膜侧高粱”“膜侧玉米”“膜侧谷子”等白底红字的标牌。昔日的盐碱滩地上,如今各种农作物长势喜人,成了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粮食保供的“好帮手”。说起这些年朔城区农民种田的变化,朔城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李淑兰表示,这一切都缘于近年来推广的、被誉为“种植业史上的一场革命”的一项技术——膜侧播种技术。

膜侧播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在地膜的两侧进行播种,全称是“膜侧播种艺机一体化技术”。年,朔城区进一步推广这项技术,在去年推广1.33万公顷的基础上推广到2.67万公顷,通过膜侧播种今年增产预计要达到多万千克,增收超1亿元,有力促进了朔城区“藏粮于技”战略的实施。年7月5日,时任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杨武德现场观摩后表示:“只有被农民认可的能增产增效的技术,就是好技术。”

因地制宜,选对一项技术

“四海于今正一家,生民何处不桑麻。重关独居千寻岭,深夏犹飞六出花。”元好问的这首《雁门关外》写出了雁门关外天气变化特点,从早到晚温差大、降水量少不均匀。长期以来,朔城区的农民面临的就是“十年九旱、广种薄收”的状况。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藏粮于技”在朔城区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从上而下的联合行动。

朔城区是传统的农业大区,玉米种植大区,过去地膜覆盖中农民最头疼的事就是地膜覆盖后投工放苗。如何才能将农民从这种苦恼之中解放出来呢?朔城区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一直在思索。年,朔城区农业农村局率先在贾庄乡义强种植合作社和大顺种植合作社进行了3.33公顷膜侧播种的初次试验示范,通过专家培训、农技人员的推广及种粮大户试验田现场观摩学习等形式,该技术逐步被广大农民了解、认可,效果良好;年,朔城区在全区使用该技术种植玉米、高粱、谷子.33公顷;年,膜侧播种技术推广到全区的10个乡镇33个村,推广膜侧播种技术公顷;年,朔城区在全区的12个乡镇、办事处个村推广膜侧播种技术1.33万公顷。膜侧播种技术的推广,彻底把农民从放苗投工中解放了出来,而且苗齐苗全苗壮、作业速度提高2—3倍,节省地膜25%,每平方米产量提高10%以上,每平方米可节本增效元左右,取得了大旱之年增产万千克,增收万元的可喜成绩;年,朔城区安排专项资金万元,纵深推进膜侧播种技术推广工作。全区粮食播种面积5.73万公顷,就有2.67万公顷使用了该项技术。播种作物包括玉米、谷子、高粱、葵花、红芸豆、绿豆、黑豆、黍子等8种作物。

示范引领,蹚出一条路子

膜侧播种把在膜上种改为膜两侧种,通过铺膜带起拱形小垄,集纳雨水到苗带,确保玉米在生长前期能够抗得住旱。“过去是膜上打孔,地膜与根茬无法分离,残膜很难回收,膜侧播种技术为回收地膜创造了条件,目前可以人工回收,地膜回收机械正在研制中。膜侧播种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施肥、铺膜、播种、镇压一次性完成;不打孔、不放苗、不开沟,易操作、保墒好、耐旱强,除草效果好,增产效果显著。‘跪在地上抠苗’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概括起来讲,这项技术的优势为‘三增’‘三省’‘三抗’,即增苗增重增效益,省时省力省地膜,抗旱抗倒抗早衰。”朔城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李淑兰说。

为了更好地推广膜侧种植技术,朔城区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专家团队,全力推动膜侧播种技术落地见效,并借助项目推广示范膜侧播种技术,从传统的“讲给群众如何干”变为“做出来引导群众跟着干”,典型带动效果显著。

与此同时,朔城区进一步推广膜侧播种技术,在杂粮种植方面进行实践应用。雁丰专业合作社年共安排试验示范谷子品种13个,其中常规种7个、杂交种6个,面积2.67公顷,该基地第一次将膜侧播种技术运用于谷子品比试验。试验田于5月11日播种,由于品种不同用种量-克不等,播种时干旱严重,播深较往年略深,行距为标准的(65+45)宽窄行种植,吸引了来自内蒙古、古交、柳林的种植户前来观摩。膜侧播种艺机一体化技术,为种好旱地玉米、杂粮提高其产量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为加快推动全区有机旱作农业长足发展起到“助推器”作用,进一步筑牢了“三农”基石。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所长、膜侧播种技术研发人张中东表示,当初研发这项技术只为解决农民的抠苗放苗问题,在推广过程中逐步发现了还有其他优势。膜侧播种技术就像他自己的孩子一样,今后将带领科研团队,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目前,该项技术在山西省内推广面积达到20万公顷,在内蒙古、陕西、河北等地推广面积达到6万多公顷。

心系三农,组建一支队伍

请输入

一项技术好不好,能不能站得住脚,能不能推得开,习惯于“吹糠见米”的农民最有发言权;一项技术能不能推广好,能不能发挥出效果来,靠得是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朔城区委区*府领导响亮提出,打通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守好雁门粮仓,为全省乃至全国稳粮保供给做出贡献。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是落实“藏粮于技”战略,助力乡村振兴重要保障。膜侧播种技术的成功推广,朔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淑兰可谓功不可没。不管是单位的同事,还是十里八村的庄户人都会对她竖起敬佩的大拇指,作为朔城区农技推广第一专家,李淑兰常年奔波在乡镇农村、田间地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及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她的时间表中没有星期天、节假日,始终忘我地奋战在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第一线。

李淑兰经常对同事说:“虽然我们基层农技人员的工作任务是最重的,工作条件是最差的,但却是老百姓最需要的,所以一定要用心为农民服务,我们要对得起这份工作!看到农民满意的笑脸,一切辛劳都是值得的”,她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把群众的认可和信任当作最好的奖赏。

7月4日,山西省年玉米及杂粮膜侧播种技术现场观摩会在朔城区召开,名膜侧播种农民专家领到了证书。种粮大户、膜侧播种农民专家吴满艮高兴地说,“膜侧播种这项技术真得很好,一是起垄变平铺,解决了残膜回收的问题;二是在播种带上增加了镇压功能,出苗效果非常好。以后一定会带动更多农户运用这项技术。”为了使这项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朔城区农业农村局开展“三队包联”服务,逐步形成了“研发团队+技术推广团队+售后服务团队+各级领导支持+农民专家带动”“五位一体”推广模式。其中,技术推广团队包括“9名农业专家+名科技特派员+名技术能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这项有着诸多优势的膜侧播种技术在朔城区“遍地开花”,历经五载耕耘结出累累硕果,对高寒干旱地区农业增产增效意义重大。朔城区用科技之光点亮粮食生产,点亮全面小康,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农技推广之路!

农科头条号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种植业史上的一场革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