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在山西大同落下帷幕,山西省斩获1金1铜11个优秀奖。而在天镇县举行的家*服务员项目比拼,让“天镇保姆”这个招牌再次擦亮。
家*服务业是劳动力市场最大的一块蛋糕,而康养是家*服务业里最重要的部分。山西省“技能培训+劳务派遣+就业服务”一体化培训就业模式催生了“天镇保姆”“吕梁山护工”“绛县月嫂”等康养产业金字招牌,开辟了技能扶贫的一条新路。8月24日,山西晚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专技人才为康养产业提供支撑
目前山西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约有万人,按城镇化率63%计算,有万人生活在城镇,按国际惯例7:1来计算,需要50万人来从事养老和康养工作,目前山西有9万多人从事这项工作,缺口约40万。年山西省出台《支持康养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在未来三年,撬动亿元的社会资本,全力打造康养产业,为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增添新动力。一大批专业技能人才,将成为山西康养产业的人才支持。
“天镇保姆”是山西省康养产业中的一个亮点。温瑞林是其中代表之一。去年,她为8户人家提供了服务,挣了8万多块钱。这个数字远超当年天镇县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0倍于自己务农时的年收入。“天镇保姆”于年初创,*府历经近十年的培育孵化,现在成为全国性劳务品牌。自年起,天镇保姆培训基地共开设了多期家*初、中级培训班,累计培养出3万多人次,累计就业2万多人次,就业率达60%以上,多户贫困家庭因此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开展“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是山西省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至年底,吕梁市共培训21期吕梁山护工人,其中贫困人口人,近2万人走出大山实现就业,就业人员主要从事医疗陪护、养老陪护、月嫂育儿嫂、保洁等家*服务工作,就业区域辐射北京、天津、山东、内蒙古、陕西等省市自治区。
疫情防控时期,为了进一步提升“月嫂”劳动者职业技能,绛县人社局立足实际,开辟
38岁的王希哈,娘家在绛县杨村,从小失去父母,靠亲友接济维生。早年嫁到本县磨头村,婆家穷得叮当响,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年王希哈参加了绛县实创贝佳职业学校为期半个月的家*服务技能培训,拿到《职业技能培训证书》,顺利到太原就业,月薪从实习期的0元到现在的元。“干了4年月嫂,收入30多万元,去年家里还盖起了新房。”她激动地说,“有今天的小康生活,都是因为我参加了月嫂培训,是‘人人持证、技能社会’改变了我的人生,成就了我的梦想,使我由乡下人成为城市人。”
医院的闫海英表示,“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与黄土地打交道,6月份我借助古交市人社局这个平台参加了病患陪护培训。培训合格经过两次面试后,医院,做无陪护护理员工作。我感觉现在这份工作挺好,尤其是看到宝宝健康成长,医生护士对我们非常认可,家属们也发自内心地感谢,我就感觉这份工作非常有价值”。
3年多来,山西省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将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建档立卡农村劳动力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年以来,全省共组织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20.93万人,7.29万人培训后实现就业,增收率达30%以上。
太原市更是把家*服务人员纳入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发挥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家*服务人员就业的实际效应。距太原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太原市共培训输送名家*服务人员,推动传统家*服务业向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提质扩容、提档升级。“我们将提供优质培训,提升就业组织化水平,最大限度地提高培训的取证率、就业率、增收率,让更多劳动者学到一技之长,从靠体力、苦力谋生到靠技能、技术就业,实现‘一证在手,脚踩致富路’的目标。”该负责人说。
积极探索培训就业新模式
目前,山西省计划培育一批康养小镇、康养社区,打响“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然而,山西省康养行业还存在规模小、层次低的问题,为此,有关部门发布*策撬动年轻人出国务工,学习日本先进的康养理念、康养技术,从而带动山西的家*和康养服务业发展,更好地填补40万人左右的行业缺口。
以康养产业为抓手,山西省积极探索“技能培训+劳务派遣+就业服务”的一体化培训就业新模式。根据国外劳务订单,山西省将对劳动者针对性开展语言、技能和适应性等内容的免费培训,*策补贴力度为每输出一人大约补贴2.6万元,从年已经开始人的学徒培训,年计划再开展人的学徒培训。较大的市场需求,简单的培养模式,对日劳务输出的机会,康养产业从全局上带动了山西省的扶贫工作的开展。
不仅如此,山西省还在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设“就业创业服务站”和“公益事业服务站”各个,开展搬迁劳动力信息管理、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服务。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建设扶贫车间,开展以工代训,扩大就地就近就业岗位供给。积极实施“技能脱贫千校行动”,不断加大贫困家庭子女的就学力度,三年来,全省技工院校招收录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人接受技工学制教育。 山西晚报记者武佳实习生翟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