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山西青年报」
本报记者陈晓凌
10月20日,记者从太原市*府新闻办举行的“小康圆梦”太原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太原市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以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为重点,上下同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生态水利转变得到全面推动,助力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基础。
力争6-10年感受汾河新景象
会上获悉,太原市编制完成了《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景观规划》《晋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已经省委、省*府批准印发实施;组织编制的《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景观规划(-年)》,结合汾河生态治理修复的现状,在规划初期就着眼在高起点谋划,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同治,对标西湖、西溪湿地,注重打造汾河流域太原旅游文化特色,打通规划范围内生态景观廊道和水生态系统,整合周边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山、湖、河、城“四位一体”的生态文化格局,力争通过6-10年的时间,把汾河太原城区段打造成生态带、景观带、文化带、形象带,让市民和游客能深切感受到生态汾河的新景象。
21项重点水利工程今年实施
太原市水务局*组成员、二级调研员侯俊林介绍,在完成汾河南延三期、晋阳湖除险加固、清徐四处湿地工程、太榆退水渠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基础上,今年市县两级组织实施“两库”改造工程、“九河”上游生态治理工程、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太原段治理工程、古交市、娄烦县干流段生态景观治理工程等21项重点水利工程。
项目的实施,可减缓城区下游防洪压力,涵养地下水源,提升地下水位回升,增加生态补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宜居度,为市民提供与自然和谐共处、健康发展的空间。
地面沉降现象得到根本扭转
会上,侯俊林对近年来太原水务治理方面的成绩进行了介绍,在“十三五”期间,太原市完成水地保持治理面98.11万亩,完成了目标任务的.22%;太原市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6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73.85%,水流失面积大大减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除此之外,太原市关井眼,压采地下水量.28万m3。通过关井压采、实施地表水置换、推进中水利用等工作,地下水位近年来连续上升,多年来地面沉降的现象得到了根本的扭转。
农村饮水“四项指标”全达标
在农村饮水安全方面,太原共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处,受益人口35.16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四项指标”全部达标。
侯俊林表示,据统计,太原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年的95.5%,提高到了年的99.7%,供水保证率达到90%以上,水质安全率达到%,系统的供水体系全面形成,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后期管理管护全面落实。下一步,太原市将加强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实施东西山调水、河湖水系统连通工程,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持续推动“两库”“九河”上游生态治理工程,积极探索智慧水利、法制水务路径,全方位推动新阶段水务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