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王建老人。
退休教师王健老人。
太原市小店区小店街道,昌盛街附近住着一对儿女亲家,一个叫王建,另一个叫王健,姓同字,名同音,如今都已年逾九旬,男方家的96岁,女方家的92岁,两位老人还都有着相似的人生故事。3月7日,记者先后见到两位老人,不由得感慨:这两位亲家真是一对有缘人。同样的长寿,同样的父慈子孝、家庭和睦,同样有着自豪的青春经历,同样爱读书爱唱歌。
A两位九旬老人各自生活
“说起来挺有意思,王建家小子娶了王健家姑娘,王健家姑娘嫁了王建家小子。跟绕口令一样。”7日上午,通达社区工作人员带着记者前去采访,他也是最近跟王健的小儿子聊天,无意中聊到这事儿,猛然一听,他还以为两亲家同姓又同名。
上午9时许,通达社区南官道旁一座五层高的小楼里,一位银发老人端坐在一张圆桌前,手持放大镜,在台灯下安静地读报。看到有人来,老人微笑着点点头。他就是王健老人,通达社区居民,医院后就行动不便,子女们也上了年纪,便雇了一位男护工悉心陪侍老人。
随后,记者又到永康南路附近一栋居民楼内,96岁的王建老人的家。老人写得一手好书法,喜欢唱京剧,喜欢看抗战电视剧、看新闻、看老友报、看山西晚报。
结亲家的是王健的二女儿王丽梅和王建的儿子王原中。两口子介绍说,两亲家“同名”,倒也没有什么趣事和闹笑话的事,两个老人在一块儿碰面的时候也不多,见了面都是称呼亲家,晚辈们称呼更不用提名字,只有外人说起来时觉得有趣。
B同住过老晋源区留下浅浅的相知
“两亲家其实早就都相互听说过,新中国成立那会儿,他们都在老晋源区住。”王健老人的二女儿王丽梅介绍说,王丽梅的丈夫王原中话不多,在旁边不时补充几句。
他们和老人一起回忆着两家的缘分。上世纪50年代,王建在老晋源区*府工作,爱人在古城营小学当老师,王健在晋祠小学当校长,爱人是晋祠小学教师。“区里开大会时应该都碰过面,都知道还有一个王建。”王丽梅回忆中,两家人在晋源的缘分,就这么浅浅一点。
两家人再有交集,就到了十多年后,地点也转移到了现在的小店区小店村。
两家在“文革”中都受到了冲击,王丽梅的父亲被定为走资派,一家人搬到了南大寺。王原中的父亲则被定为历史反革命,回到吕梁老家,在石楼县一待就是10年。
C亲家“同名”小两口都觉得稀奇
年,王丽梅在熟人帮助下,来到太原市食品五厂,在糕点车间包糕点。食品五厂位于小店村附近,而王丽梅家还在南大寺,加上倒班,不能每天回家,就住在了厂里的宿舍。时间一长,小店村进厂收酱油渣的师傅就认识了她。
年,王原中也随父亲来到太原,住到了小店村十家庄(十户人家的一个院落),恰好和收酱油渣的师傅成了邻居,这位热心的邻居就牵起了红线。
“出身都不好,找不下对象,无意当中碰上了,都是大龄青年,才将两个家庭联姻起来。”王原中道出了实情,年,两个人认识时,他已32岁,而她也26岁了。他感叹说真是有缘,就在短暂的时间内,两个家庭有了交集,他们于当年认识,当年结婚。
“媒人来厂里给我介绍说,人家父亲也叫王建,原来也在晋祠工作过。我一听就觉得挺有意思的,还有这事儿?”王丽梅说,她连男方面都没见,回家和父母说了这件事儿。父母一听,都点头说有这么个人。“还说这人也不错。”讲到那时的联姻过程,如今已66岁的王丽梅乐得笑眯了眼,儿女婚事就这么定了。
紧接着,她又补充一句:“这两亲家人缘都不错,我老公人缘也好。”
王原中大她6岁,当时在上马街粮油店工作,上班地方远,骑着自行车往上马街跑,有三十里地,后来才调回到小店,一直到年在小店区粮食局退休。两口子恩爱一辈子,膝下一儿一女,日子美满幸福。
延伸平凡岁月相似人生
王建说:“小店区影剧院就是我们建起的!”
“小店区影剧院就是我们建起的!”见到记者,王建老人大嗓门就响起了,张口第一句话就说起他最荣耀的事。
上世纪70年代初,太原市南郊区(大体上是现在的小店区)流行一句顺口溜,“太原的八角大楼,火车站,南郊区的影剧院。”那都是当时有名的建筑,南郊区影剧院也是当时南郊男女老少最热衷、最时髦、最自豪的娱乐活动场所,盛极一时。
老人声音清脆,思维清晰,尤其是那双眼睛清亮有神,看报纸都不用老花镜,只是耳朵背,交流困难,所以每件往事都是起个头,剩下的由儿女补充。
老人的女儿称,父亲当年在南郊区*府办行*科,修建影剧院专门成立了修建指挥部,区长点名要他,因为父亲懂测绘,在黄埔军校学过测绘,后来在太原市交通运输局搞测绘,修建太古公路、太寿公路时他都参与过。“修建太原到古交的公路,我带着名民兵了。”老人强调。修建影剧院,老人当时负责材料,也是极其辛苦。
老人自豪的,还有他的黄埔军校军事教官身份。
老人十来岁就来太原上学,16岁出来参加革命,后来就读黄埔军校西安七分校,毕业后留校任军事教官。“年我参加过忻口战役,攻打炮楼,我是连长。”老人话不多,但每一句都铿锵有力。
王健说:“晋祠小学那块地是我们经手买下的!”
“现在的晋祠小学在的那个地方,就是我们经手买下的。”老人清楚地记得,花了四千块钱,买下了二十多亩的私家花园,为晋祠小学打下了基础。
现在的晋祠小学分上院和下院,中间有一个二三十米长的大坡连着。刚解放时,晋祠小学没有地方,到处打游击,最后在这个上院站住了脚,可坡下是个私家花园。
校园挨着工人疗养院,那个疗养院也想要那个私家花园,因为这,身为校长的王健找到了市长:“学校不把这个地方买下就没地方了,工人可以再找别的地方。”市长亲自来看了一下,支持王健的提议,应该给学校。
为了让对方出售私家花园,王健老人也做了动员,前后不到半年时间,晋祠小学就扩大了。不过,原来的学生不多,栽的都是苹果树、梨树,如今,全盖起了教室。
王健夫妇当了一辈子教师,新中国刚一成立,他们就接过委任状,当起了乡村教师。年,国家教育部还为王健颁发了“乡村学校从教30年”荣誉证书。
王健的父母也是教师;在下一代人中,王健的老二家,儿媳是教师,孙子、孙女和孙女婿都是教师;老三家,外孙女和外孙女婿都是教师。
王健老人笑称:“都干的是稀粥行!”新中国刚成立时,教师这一行被称为稀粥行,每个月只发几担小米,够养家糊口。“我记得我那会儿工资最高,一个月斤小米,其他教师才三十斤、五十斤小米。年起才发工资。”这一家人就这样痴迷着这个“稀粥行”。
老人到现在还坚持着校内的作息时间,每天看完报纸,还要像老师阅批作业一样,用笔认真地标写上“完”,代表已经读过。
老人还喜欢唱老歌,采访中,跟了他四五个月的护工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老人最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老人年轻时最喜欢摄影,家里的老照片就有20册。孙子、外孙子小的时候,一到寒暑假,整个假期就挤在老人的宅院里,玩疯了,一台海鸥相机给他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照片。
本报记者姬仙果通讯员高俊保